徐光启发明了什么天文历法徐光启他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是历法的修订和崇祯纪念邮票历书的编制。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十一月日食时,司又犯了错误,朝廷决定徐光启与传教士一起翻译成西法,一方面西欧的天文学在这个时候进步很快,另一方面也是长期实行禁止私人天文学、禁止民众发展历法政策的结果。
津南区志有40个人物列为“传”,24个人物列为“传”。《大事记》中记载的是宋驻冀边陆路使臣何;明朝吉辽总督戚继光、天津海防总督王应蛟、礼部尚书兼东葛大学士徐光启、直隶巡抚左光斗根据屯田建议;清代有直隶军事使节陆、汉军红旗司令僧格林沁、淮军右江镇总司令官周传川、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凉州镇总司令官周生波、袁世凯等北洋军阀代表。
天文历徐光启天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是历法的修订和崇祯纪念邮票历书的编纂。在中国古代,历法的编制是关系到“授人以时”的重要事件,为历代王朝所重视。由于中国古代数学历来擅长实用计算,重视与历法编制的关系,所以中国古代历法的准确性是比较高的。但到了明朝末年,就明显落后了。一方面西欧的天文学在这个时候进步很快,另一方面也是长期实行禁止私人天文学、禁止民众发展历法政策的结果。
实际上,明代实行的大历是元代计时历法的延续,长期以来已经严重不准确。据《明史》记载,从1481年开始,就有人提出修改历法,但提出者要么受到惩罚,要么被否决,理由是古法不可轻改,祖制不可改,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十一月日食时,司又犯了错误,朝廷决定徐光启与传教士一起翻译成西法。是邢云路修订历法的参考,但很快就消失了。